2016年11月16日星期三

真空成型故障的成因及對策(1)



  故障名稱:飛邊

  成因及對策:

  (1)陰模的相互間隙太小。應適當加大陰模間的距離。

  (2)真空孔設置不當。應改變真空孔的設置位置。在 真空成型時,應在模具中制品最後受到拉伸的部位開設真空孔。特別是在需要表現有凹凸狀的細小表面花紋時,這一區域應設置數量較多的真空孔。為了避免在模具和片材間殘留空氣,最好在平面部位的中部按75mm左右的間距開設真空孔。

  (3)片材加熱溫度太高。泡殼應適當降低加熱溫度及縮短加熱時間。

  (4)片材取向過大。可使用格子狀的陰模

  故障名稱:真空孑L痕

  成因及對策:

  (1)真空孑L直徑太大。應適當縮小。托盤一般在模壁表面要鑽許多小孔抽氣,孔徑必須很小。如成型聚烯烴薄壁蛆件,孔徑只允許o.3—0.5mm;對於耐熱強度較好的片材和厚壁制品,孔徑可達0.5—O.8mm;在有精密花紋的模壁上,抽氣孔要密排,間距6mm,也可使用多孔鑄鋁模;對於光滑的大平面,孔距為25-75mm即可,但大量密布的細微抽氣孔,有助於形成光潔表面。抽氣孔也可以制成內小外大,Tray盤以利迅速排氣。如有可能,可將抽氣孔做成狹縫,狹縫抽氣比圓孔抽氣速度快得多。

  (2)真空泄壓的速度太快。應適當調整泄壓速度。

  (3)片材加熱溫度太高。包裝盒應適當降低加熱溫度及縮短加熱時間

  故障名稱:表面收縮痕

  成因及對策:

  (1)抽氣不良。應檢查抽氣系統有無漏氣,內襯抽氣孔是否堵塞,若無漏氣與堵塞問題,應適當增加抽氣孔或換用抽氣吸力較高的真空泵。

  (2)模具型腔表面太光潔。應進行噴砂處理。

  (3)制品縮離模壁。對於厚壁制品,如果僅依靠真空吸力很難避免縮離模壁,應從制品內側增加0.3-0.4MPa的氣壓輔助成型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